|
|||||
|
|||||
連日來,高溫持續“烤”驗著電力保供“生命線”,用電需求節節攀升。在甘孜州九龍河畔,電建水電開發公司運營的五一橋水電站內,發電機組日夜轟鳴,正全力迎戰用電高峰。這里,有一群扎根河畔的“追光者”,他們頭頂烈日,揮灑汗水,用十年如一日的執著堅守,在平凡崗位上,以專業、勤業、敬業的姿態,默默守護著點亮千家萬戶的光源。 “陶教”的小巧思:讓檢修快起來 高溫炙烤下,電力保供容不得半分拖延,機組每多穩定運行一秒,都是對千家萬戶清涼的守護。在五一橋水電站,機械專工陶楊——同事們信賴的“陶教”,正用他的巧思妙想,為高溫保供的檢修環節按下“加速鍵”。這位高個子師傅身材瘦削,短發間夾雜著些許銀絲。2014年,他從原單位的機電安裝工作轉戰至五一橋水電站,投身到檢修維護工作。從入職初期,他善思善行的特質便在工作中不斷閃光。 面對常規檢修任務,陶楊總愛琢磨“省時省力”的法子。機組剪斷銷更換是項耗時費力的“硬骨頭”,尤其對運行十多年的老機組而言。過去,從排查故障到更換完成,動輒耗費幾小時。 如何解決?陶楊借鑒經驗,提出并實施了“快速故障定位剪斷銷信號器裝置”:通過在水車室內加裝剪斷銷信號器控制箱,將繼電器分別與導水葉剪斷銷信號器按順序對應,使用多芯電纜將剪斷銷信號匯總至控制箱,實現剪斷銷故障點快速定位,將平均查找故障時間從1小時驟降至5分鐘。同時,針對不同的斷銷點位,他自制了簡易拔出工具,用千斤頂頂出、穿心螺桿配合套筒拔出等,方法看似簡單,卻將平均故障處理時間縮短了1-2小時,顯著減少了停機帶來的電量損失,為高溫環境下電力穩定供應打下了堅實基礎。 馮師傅的“火眼金睛”:搶在危機前 “上游溪谷電站負荷多少?水電、光伏各占多少?何時增加水電負荷?”每天踏入中控室,電氣專工馮坤的“三連問”是雷打不動的開場白。這不僅了解上游動態,更是檢驗當班人員工作質量的“試金石”。 這位運行經驗豐富的老師傅,對機組狀態了如指掌。有一次,五一橋水電站2號機組上導軸承瓦溫異常飆升!馮坤火速趕到現場,結合溫度變化,瞬間判斷出癥結——機組停機后供水管路內漏導致開機后冷卻水壓不足,溫度升高。 時間就是電量,分秒必爭!他果斷下令:“關閉空氣冷卻器進水閥門,‘憋壓’!”運行人員默契配合。5分鐘內,憑借精準的虹吸效應操作,冷卻水成功抵達軸承,溫度曲線應聲回落,一場可能導致非計劃停運的危機被成功化解。 看著穩定下來的溫度,馮坤不忘肯定團隊:“大家監盤仔細,處置得當!運行崗位就是要眼尖手快,為應急搶出寶貴時間。” “大管家”小江:在瑣碎中閃光 “小江,檢修急需的密封圈庫存夠嗎?”“小江,高溫保供期間的物資調度表好了嗎?”在五一橋水電站,“小江”的稱呼里,多了幾分戰高溫保供的緊迫感。這位被大家信賴的“管家”,其實是二十多歲的年輕黨員江盈盈,肩負著綜合事務、物資保障和支部黨建的重擔。 初到電站,面對龐大的發電設備,江盈盈坦言曾“慌了神”:“感覺自己大學白學了,怕做不好。”然而,當戰高溫保供的號角吹響,她在數據統計、物資調度、庫房管理、黨建團青等繁雜事務中,找到了“后勤兵”的戰斗坐標。 “高溫天,設備‘脾氣’大,檢修物資不能等,數據報表不能拖。”江盈盈把細心和熱情擰成“保障繩”:庫房里,她提前盤點防暑降溫物資和設備備件,確保高溫下檢修“隨用隨取”;報表中,她細化機組運行數據與用電負荷的匹配分析,為調度決策提供精準參考;支部活動里,她組織“戰高溫、保供電”主題黨日,把黨員力量擰成一股繩。高溫炙烤下,她的臺賬本記滿了物資消耗動態,電腦里存著實時更新的保供數據表,瑣碎事務被打理得井井有條。 她的努力贏得了公司的認可,先后獲得“安全生產先進個人”“優秀團員”“優秀黨員”等榮譽。而在戰高溫保供的當下,同事們說:“有小江在,我們干活心里踏實。” 水流湍湍,機組轟鳴,日夜不息。在五一橋水電站,像陶楊、馮坤、江盈盈這樣的追光者還有許多,他們崗位各異,卻懷著同樣的赤誠,以實干迎戰高溫“烤”驗,用汗水澆灌安全與效率。正是這千萬平凡崗位上的微光匯聚,以專業為墨、汗水為泉,守護著機組的每一次平穩運轉,讓清潔能源跨越山河,化作點亮萬家燈火的溫暖力量。他們的堅守,是對責任最生動的注腳;他們的擔當,讓平凡在歲月中生長出不凡的光芒。 電站維護人員對高溫下的發電機組進行消缺 |
|||||
【打印】
【關閉】
|
|||||
|